PGY

今天是在中榮最後一個值班的日子。今年有很多不同,不變的是,在這樣的日子還是睡不著。

可以來中榮run PGY是一件很棒的事。考慮先下鄉時從來沒有想過可以回到中榮做幾個月住院醫師。面試的時候主任說一定可以訓練PGY,而且大概是在中榮訓練,很爽。開始工作後在北回歸線醫院做過一個月,大概知道自己需要來中榮學什麼,在中榮內科三個月,去了GI、 INF、CM,三個月內收穫很多,至少是個有雛形的住院醫師了,明年一月開始處理病人應該能夠更有信心。

中榮內科流行paper work,流行每天詳細的交班,或許到R2/R3以上會覺得這是浪費時間的制度,但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說很有用呢!別人交班一個病人就像報一個case給你聽,而更重要的是交班時必定會交代本team對於可能發生的問題打算怎麼處理?藉著這個機會,可以知道別的住院醫師在幹什麼?他們手上有什麼特別的病人?為什麼他們打算這樣處理病人?醫學畢竟是靠經驗累積,而在交班制度下經驗可以累積的很快。像在CM一個月我值班的範圍是106病房,雖然有近五十個病人,但是值到後來我覺得我每個病人都很熟啊!

即便如此PGY這個制度還是不知所云。如果說沒有經過PGY訓練所以不能成為一個好醫師,難道我們的前輩都不是好醫師嗎?就像醫學倫理一樣,倫理道德存在心中。上課不能改變人的心術,PGY完之後我們又怎麼可能自動升級成好醫師呢?搞到最後只是delay mature、delay專科醫師考試而已。六大醫療能力裡面有一項「體制內行醫的能力」,除了說健保外,大概就是為了應付這些莫名其妙的外在限制吧!但是還是要稱讚中榮的PGY,他們很認真的依照醫策會理念實行PGY,即使我心中覺得一點收穫都沒有,但是中榮PGY小組很努力,品質絕對是無庸置疑的。

現有 0 個回應: